正常
紧张 AB正常 AB正常
临床服务

联系我们

     地址:上饶市信州区钟灵路9号
     咨询电话:0793-8156422
     24小时投诉电话:8156120
     E-mail:srxz516@126.com

血小板输注无效的原因及处理

血小板输注无效是指多次接受输注的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出现输注后血小板上升低于预期值,即输注的血小板在患者体内存活时间很短或恢复率较低。

血小板输注无效的发生原因:

1.  非免疫学因素

    ①发热及败血症:感染可使血小板生存期缩短,败血症患者的血小板无效输注率为57.5%。

②脾脏肿大:血小板破坏比正常人增加30%,但非独立原因。

③弥散性血管内溶血:消耗大量血小板。

④抗菌素的应用:两性霉素B、万古霉素、磺胺类等。

⑤成分血的质量:浓缩血小板在制备、保存、运输以及输注过程中,因血小板的质量受到损害均可导致血小板输注无效。

⑥造血干细胞移植:静脉闭塞病、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全身放射(TBI)以及高环孢霉素水平等。

2.免疫学因素

①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  血小板表面存在HLAI类抗原。HLA抗体的形成是免疫性血小板输注无效的主要原因,约占免疫因素的80%,反复输注血小板的患者约有50%~70%可产生HLA抗体,相当于红细胞同种免疫的数十倍。

②血小板特异性抗原(human platelet specific alloantigens,HPA)  HPA是血小板表面所具有的血小板独特性抗原。输注与受血者不配合的血小板,就可能产生抗血小板抗体,其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抗体是抗HPA1a(PIA1)抗体。

③红细胞血型抗原  血小板膜上也有红细胞血型抗原,其中以ABO抗原最为重要。输注ABO血型不合的血小板随着输注次数的增多,血小板输注无效的发生率将逐上升。

④药物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  药物及其代谢产物可为半抗原导致抗体形成,引发药物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输注血小板常导致无效。常见的药物有:青霉素、头孢菌素、红霉素、磺胺类、消炎痛、苯巴比妥、可待因、哌替啶、普鲁卡因酰胺、肝素、干扰素、硝酸甘油等。

⑤循环免疫复合物 自身或同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体内常有循环免疫复合物,循环免疫复合物可以非特异性的与血小板Fc受体结合,被单核巨噬系统清除,导致输注无效。

 

血小板输注无效的处理

1.判定血小板无效输注的非免疫性因素:控制感染、停用抗生素、切脾等。

2.避免输注手工分离血小板,尽量输注单采血小板,以减少与供者抗原的接触,降低或推迟免疫反应发生。

3.去除血小板制剂中的白细胞。

4.使用HLA配型和血小板交叉配型,增加血小板相容性,争取ABO血型相合。

5.大剂量静脉丙种球蛋白输注可暂时性封闭抗体,减少免疫因素所致血小板的无效输注。

6.血浆置换,每2-4日置换一次血浆500ml,共6次,也可连续置换。

7.酸处理血小板,可去除血小板上的HLA-1类抗原。

8.对于顽固性患者,可低剂量、反复输注血小板 (3~4 u浓缩血小板,每4~8 h 1次),即使输注后血小板数不增加,但可维护血管壁的完整性。

9.使用纤溶抑制剂,有助于稳定已形成的血凝块。

10.使用重组FⅦa,可使某些患者的出血症状得到控制。